滹沱河干流发源于繁峙县泰戏山,经繁峙、代县、原平、忻府区、五台、定襄、盂县而入河北省,在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。滹沱河全长587km,流域面积2.
73万平方公里,河流总落差达 1800余米。山西五台县建安乡瑶池村以上为上游,瑶池至岗南为中游,河北鹿泉市黄壁庄以下为下游。盂县境内的滹沱河及其支流全属中游。
滹沱河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,在古代又称虖池、恶池、恶驼、呼沲、恶沱、呼沱、虖勺等。《山海经•泰戏山》载:“滹水出焉泰头之山,其水南注于虐池。”《礼记》
载:“晋人将有事于河,必先有事恶
池。秦穆公伐楚,盟于不显恶驼大神。”韩非子《初见篇•中山》载:“呼沲以北不战而毕为燕。”《法言•吾子篇》载:“浮江海而知江河之恶沱。”初唐诗人卢照邻曾在《晚渡滹沱赠魏大》诗中曾借滹沱之水抒怀:“津谷朝远行,水川夕照寻。霞明深浅浪,风卷去来云。澄波泛月影,激浪聚沙文。谁忍仙舟上,携独思君。”李白在《发白马》中也提到过滹沱河:“将军发白马,旌节渡黄河。箫鼓聒川岳,沧溟涌涛波。武安有振瓦,易水无寒歌。铁骑若雪山,饮流涸滹沱。”滹沱河是盂县的两大水系(滹沱河、温河)之一,在盂县也有非常悠久的历史。刘秀曾同王朗在此激战,留下众多故事传
说。“北齐济南王疾,就浴疾旋已”,这就是闻名三晋的大汖温泉。
在几版旧县志以及明清的《山西通志》、《山西地理志辑要》、《太原府志》、《平定州志》中,都记载了盂县滹沱河上一个叫“浴疾亭”的古迹。在嘉靖版的《盂县志》中有一个景致叫“温泉已疾”,说的也是这个“浴疾亭”的故事,大意是这样的:“温泉已疾,在县北一百二十里,有三穴,一穴出盘石中,虽隆冬甚热,东十五步许,入滹沱河。旧经云:昔济南王有疾求药,山中有鹿毛已剥 落,至泉浴,毛复生甚美。王亦因而就浴,疾乃已,遗址尚在。”从其“旧经云”上判断,这个故事应该来自于其他更早的资料记载。
这个浴疾亭就在今天的滤沱河畔的大汖温泉附近。近三十年来,这里的温泉旅游已经成为盂县的一张文化名片。其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六十度左右,水质特异,内含多种矿物质和适量放射性元素,沐浴可治疗多种疾病。
高殷(545年 _561年)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二任皇帝,559年一
560年在位。天保十年(559年),高殷即位,改元乾明。乾明元年(560年),常山王高演篡位,废高殷为济南王。皇建二年( 5 6
1年),高演将高殷杀害,时年十七岁。尽管是个小孩子皇帝,但是高殷即位后,励精图治,为北齐一代明君。
北齐的都城在邺城,也就是今天河北省临漳县境内,距离盂县也并不很远。高殷被
贬为济南王之后,来到盂县游历应该是真实可信的。事实上,盂县还有一处有关这个济南王的传说的地名。
“黄沙口上有寺,有后劈岭,北三里有马拦山。昔济南王到此,有民拦马高屈,故名。”因为济南王曾经是“明君”,所以走到哪里也要关心民生,被人拦马告状也就不足为奇了。“后劈岭”就是今天 的劈裂尖,马拦山应该是在劈裂尖东北方向不远一带。(作者钟宏,本文来源于《大汖旅游》)